第一观察|习主席东博会致辞释放了什么信号?




       11月27日上午,第十七届中国-东盟博览会和中国-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,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。这次致辞,意义非同一般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局面

  早在2013年10月访问印尼时,习主席就提出了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。

  7年来,双方的密切合作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生机。用习主席的话来说,中国-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,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。

  △这是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集装箱码头(2019年11月2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  当世界站在转折的十字路口,全球遭遇保护主义逆风,作为好邻居的东盟,在中国外交伙伴中有何定位引人关切。

  “新形势下,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‘一带一路’重点地区……”习主席这样说。

  大变局下,亲自为会议致辞,一个“优先方向”、一个“重点地区”的表述,足见中国对东盟作为战略伙伴的重视。

  这种重视基于双方命运与共的纽带,这仅从经贸领域就可见一斑——

  今年以来,尽管受疫情严重冲击,国际贸易大幅萎缩,但东盟却超越欧盟,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为双方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。

  可以想见,14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加上6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,将产生“1+1大于2”的效应。打造更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价值链,无疑将成为双方抵御外部风险的有力“武器”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抓手

  打开新局面,还需新抓手。

  战略互信、经贸合作、科技创新、抗疫合作……围绕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,习主席提出四方面倡议。其中,“深化数字经济合作”“打造‘数字丝绸之路’”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。

  “在智慧城市、5G、人工智能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……”抓住数字经济的新动能,习主席为未来双方合作指明新路径。

  △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——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、客流等相关情况(2020年5月1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

  抢抓机遇,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。

  经此一“疫”,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。从金砖到APEC、G20,近期陆续召开的国际会议中,数字经济都成为习主席讲话中的高频词。

  新形势下,“一带一路”要焕发新活力,更需插上数字经济的“翅膀”。

  在这方面,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。东盟方面曾预计,到2025年,东盟的数字经济将从2015年占GDP的1.3%提高到8.5%。而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,对东盟而言将是分享经验的珍贵伙伴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未来

  这次会议的召开,恰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签署不久。

  △这是2020年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拍摄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签署仪式现场。

  这个习主席关心并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到的协定,催生了世界最大自贸区,将为中国与东盟未来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。

  与往届不同,今年的东博会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。

  这样的情景让人熟悉——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,这成为中国今年以来继服贸会、进博会之后,第三次举办的线上线下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。

  是举办形式的创新,更是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。

  “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,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,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,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从中受益。”习主席再一次向世界作出开放宣言。

 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,中国有望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彼此张开怀抱、构建更紧密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,必将帮助东盟早日走出疫情阴霾,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强劲力量。

 

策划:霍小光

监制:车玉明、韩洁

主笔:于佳欣、邹多为

视觉 | 编辑:苗夏阳、顾天成

新华社国内部出品

,


       11月27日上午,第十七届中国-东盟博览会和中国-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,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。这次致辞,意义非同一般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局面

  早在2013年10月访问印尼时,习主席就提出了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。

  7年来,双方的密切合作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生机。用习主席的话来说,中国-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,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。

  △这是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集装箱码头(2019年11月2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  当世界站在转折的十字路口,全球遭遇保护主义逆风,作为好邻居的东盟,在中国外交伙伴中有何定位引人关切。

  “新形势下,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‘一带一路’重点地区……”习主席这样说。

  大变局下,亲自为会议致辞,一个“优先方向”、一个“重点地区”的表述,足见中国对东盟作为战略伙伴的重视。

  这种重视基于双方命运与共的纽带,这仅从经贸领域就可见一斑——

  今年以来,尽管受疫情严重冲击,国际贸易大幅萎缩,但东盟却超越欧盟,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为双方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。

  可以想见,14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加上6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,将产生“1+1大于2”的效应。打造更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价值链,无疑将成为双方抵御外部风险的有力“武器”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抓手

  打开新局面,还需新抓手。

  战略互信、经贸合作、科技创新、抗疫合作……围绕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,习主席提出四方面倡议。其中,“深化数字经济合作”“打造‘数字丝绸之路’”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。

  “在智慧城市、5G、人工智能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……”抓住数字经济的新动能,习主席为未来双方合作指明新路径。

  △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——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、客流等相关情况(2020年5月1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

  抢抓机遇,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。

  经此一“疫”,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。从金砖到APEC、G20,近期陆续召开的国际会议中,数字经济都成为习主席讲话中的高频词。

  新形势下,“一带一路”要焕发新活力,更需插上数字经济的“翅膀”。

  在这方面,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。东盟方面曾预计,到2025年,东盟的数字经济将从2015年占GDP的1.3%提高到8.5%。而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,对东盟而言将是分享经验的珍贵伙伴。

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600 !important;”>新未来

  这次会议的召开,恰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签署不久。

  △这是2020年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拍摄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签署仪式现场。

  这个习主席关心并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到的协定,催生了世界最大自贸区,将为中国与东盟未来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。

  与往届不同,今年的东博会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。

  这样的情景让人熟悉——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,这成为中国今年以来继服贸会、进博会之后,第三次举办的线上线下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。

  是举办形式的创新,更是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。

  “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,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,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,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从中受益。”习主席再一次向世界作出开放宣言。

 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,中国有望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彼此张开怀抱、构建更紧密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,必将帮助东盟早日走出疫情阴霾,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强劲力量。

 

策划:霍小光

监制:车玉明、韩洁

主笔:于佳欣、邹多为

视觉 | 编辑:苗夏阳、顾天成

新华社国内部出品